舌战群儒的故事出自明代罗贯中所著的章回小说《三国演义》的第四十三回。在这个故事中,诸葛亮为了联盟孙权抵抗曹操,只身前往江东,与东吴的儒生们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。在这场辩论中,诸葛亮以其卓越的辩才和深厚的学识,力辩群儒,最终使得东吴的谋士们无言以对,成功说服了孙权联合刘备抵抗曹操。
具体参与舌战的东吴群儒包括:
张昭:
东吴的重要人物,曾立下汗马功劳,与周瑜并称“萧何”和“韩信”。孙权称帝后,张昭一度被疏远,晚年不参与政事。
虞翻:
东吴的老臣,精通《易》学,又兼通医术,文武全才。他参与了吕蒙偷袭荆州,并提出了白衣渡江之计。
步骘:
孙权亲近的人,曾任征南中郎将、骠骑将军、领冀州牧等职。他驻守西陵二十年,威望极高。
薛综:
名儒,著有《私载》、《五宗图述》、《二京解》等。他多次劝阻孙权不要穷兵黩武,深得孙权欢心。
陆绩:
东吴第四代大都督陆逊的父亲,以孝闻名。
这些人物在舌战中各有表现,但最终都被诸葛亮的辩才和智慧所折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