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麦城的典故出自《三国演义》,指的是 蜀汉名将关羽在麦城之战中失败并被东吴军队俘虏,最终被斩首的历史事件。具体情节如下:
背景:
东汉建安二十四年(公元219年),关羽在荆州失守后,退守麦城。此时,东吴的吕蒙接替陆逊成为大都督,率军袭取荆州,并成功占领了江陵和公安等地。
战役过程:
关羽在麦城被东吴军队围困,由于兵少粮尽,最终决定突围撤退。然而,在撤退过程中,关羽所部被东吴军队截获,关羽本人和他的儿子关平均被俘并被斩首。
后果:
关羽的败亡标志着蜀汉在荆州的势力彻底崩溃,也使得东吴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势力得以扩张。此后,“走麦城”这一典故常被用来形容陷入绝境或失败的局面。
麦城位于今湖北省当阳市两河乡境内,曾是东周时期楚国的重要城邑,也是隋开皇十八年(公元593年)昭丘县治所在地。如今,麦城遗址上仍留有残垣断壁,成为历史的见证。
建议:在讲述或了解“走麦城”这一典故时,可以结合《三国演义》中的相关情节和人物性格,以便更生动地理解这一历史事件及其象征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