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,被宠爱的永远都有恃无恐”出自陈奕迅的《红玫瑰》, 表达了一种心态。具体来说,这句话描述了两种人的心理状态:
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
内心的渴望和不安:得不到的东西往往让人牵挂,心有牵挂,心便不宁,自然就会有所骚动。这种骚动是一种内心的不安和渴望,就像暗恋一个人时,对方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你的心弦,让你夜不能寐。
理想化的过程:人们倾向于将未得到的事物想象得过于美好,从而增加了内心的骚动和不安。这种心理状态与“蔡格尼克记忆效应”有关,即未完成的事情比已完成的事情更容易被记住,因此未得到的事物更容易占据人们的思维。
被宠爱的永远都有恃无恐
自信和安全感:被偏爱的一方因为被宠爱,自然就会觉得有恃无恐。这种自信来自于“自我价值感”的提升,当一个人感觉到自己是被需要和被珍视的,他们的内心会充满安全感。
对失去的漠视:得到爱的人可能会变得自信甚至自满,因为他们知道,只要他们说他们爱你,一切的问题都解决了。这种心态可能导致他们对现有的感情不再珍惜,因为他们觉得无论如何都会被爱。
建议
这句话提醒我们,在情感关系中,珍惜眼前的人和事非常重要。对于得不到的东西,我们可以保持一种美好的憧憬,但也要学会接受现实。而对于已经拥有的东西,我们应该更加珍惜,不要因为自己的不珍惜而失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