雅典文案网-每一句都是好文案

词牌名有什么?

词牌名是词的一种固定格式和名称,它们决定了词的节奏、音律和结构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词牌名及其特点:

长相思:

又名“吴山青”“山渐青”等,双调三十六字,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一叠韵。

渔歌子:

又名“渔父”等,单调二十七字,五句四平韵。

苏幕遮:

又名“古调歌”等,双调六十二字,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韵。

永遇乐:

又名“永月乐”等,双调一百零四字,前后段各十句五仄韵。

虞美人:

代表作品为李煜的《虞美人·春花秋月何时了》。

清平乐:

又名“清平乐令”等,双调四十六字,前段四句三平韵,后段四句三平韵或四仄韵。

采桑子:

原唐教坊大曲中有《采桑》,后截取一“遍”单行,取为词。

雨霖铃:

双调一百零三字,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。

菩萨蛮:

又名“子夜歌”等,双调四十四字,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。

醉花阴:

双调五十二字,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。

浣溪沙:

双调四十二字,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。

临江仙:

双调六十字,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。

水调歌头:

又名“元会曲”“凯歌”等,双调九十五字,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。

渔家傲:

双调六十二字,前后段各五句六仄韵。

鹊桥仙:

代表作品为秦观的《鹊桥仙·纤云弄巧》。

点绛唇:

双调四十一字,前段四句三仄韵,后段五句四仄韵。

相见欢:

又名“花犯念奴”等,双调四十二字,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。

捣练子:

双调三十六字,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。

生查子:

双调四十字,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。

忆江南:

本名《谢秋娘》,因白居易词中有“能不忆江南”而改名。

卜算子:

又名“百尺楼”等,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。

如梦令:

代表作品为李清照的《如梦令·昨夜雨疏风骤》。

满庭芳:

代表作品为苏轼的《满庭芳·蜗角虚名》。

南歌子:

原唐教坊曲名,取自张衡《南都赋》。

破阵子:

原是唐朝开国时创制的大型武舞曲《破阵乐》中一曲,后改用为词牌。

芳心苦:

原名《踏莎行》,因词中有“红衣脱尽芳心苦”。

风入松:

唐僧人皎然有《风入松》歌,后取用为词调。

昭君怨:

又名“洛妃怨”等,源于汉代王昭君出塞的故事。

这些词牌名不仅丰富了汉语文学的形式,也为词的创作提供了多样化的表达方式。每个词牌名都有其独特的韵律和结构,使得词在音韵和节奏上呈现出丰富的变化。